基隆中元祭《十》---普渡看桌米雕-海鮮〈5-2〉


                  除了佛教的影響之外,基隆中元祭的主辦單位,認為他們的「放水燈」儀式,同樣也有做功德的目的。例如,按照基隆中元祭的官方記載,放水燈的用意是「為招請海上孤魂慰安,並化贈新的棲止之所及通用之財。」


                這就是說,他們認為中元普渡也是施捨行善事的場合,也就是做功德的場合。原來這些陰間中的「無主孤魂」,其角色就類似於人間的乞丐,在人世間的乞丐,只能靠行乞來討生活。至於陰間中的好兄弟,當然也是靠施捨維生。


                 而普渡就是讓他們在陰間的居所能夠換新,接下來各地方擺出的供品,也順便讓這些好兄弟能夠存下足夠的食糧。所以普渡活動,就和「做功德」產生了關連。若要提起「做功德」,民間歷來總有一些「做功德」的方便法門,較為人熟知的就是「放生」,當然「放生」這種事最後會產生弊端,原先基於惻隱之心的「放生」活動,後來就有不肖商人專門捉動物來供「放生」活動之用,這時「放生」之前反倒是害了這些動物。


               台灣的米雕經過千百年的演變,介入古人生活的層面相當廣泛,從宗教活動、喜喪宴會、市井小集,都有米雕。在台灣「看桌米雕」一直是宗教祭儀的供品,專用於建醮、普度、法會等。在基隆每年中元祭典中佔有重要之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Ab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