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寮仔萬善爺廟---燭光 夕照 萬人塚《3》




多少個晨曦,數不清的夕陽西照,伴隨著埋骨荒塚與人們心裡的傷痛,流經了漫長的歲月,遠處細小的風力發電機桿,仍窸窸窣窣的轉運著,環境時空已不若昨日,涾沱長浪被阻隔在海堤之外,這裡的無主孤寂冤魂,安息吧!

這裡是下寮村荒郊野外萬善爺廟邊的萬人塚,當時因大雨與海浪侵襲,造成全家滅頂罹難者,到處可見,屍橫遍野,乏人埋屍。後來經官兵收拾殘局,於同歸祠後面挖掘大坑洞,將屍體合葬。

後來又發現未被尋獲的屍體以及被淹沒在泥沙者,已成枯骨,乃陸續裝入水缸或金甕,埋在合葬的屍坑之上,據當地村民傳說水缸以2-3個大人或十多個小孩裝成一缸,金甕則以一個為原則,可見當時其情況之悽慘,真是令人不忍卒睹。

一直到咸豐二年桂月〈西元1852年〉重修大墳時,並豎立有「萬善同歸」石碑。



在整修之際,將金斗甕以及水缸骨罈,在上面以石灰封抹成一個個小墓坵,縱橫整齊排列,並建一座供祭祀之用的小廟,廟的正位奉有供村民膜拜的「萬善同歸」石碑。


     後來因為小廟年久失修而傾垮,在修建時改塑金身供奉於正位,並將原石碑置於廟內。



大正三年〈西元1914年〉,原埋葬在鹹水堀,新莊仔西北〈金廣溝厝西北,新莊仔已不存在〉之墳墓,連同旁邊的祠堂因被海浪侵襲,已經沒入海中了,故重又遷移到此埋葬。


   遷葬於原大墳之北,也即大榕樹後面那一區塊,同樣以大墳的埋葬方式,封塑成一個個小墓坵,凡約百個之多。

據各種資料顯示,這是一次先民開拓台灣以來死亡最多的天災,災後為不忍屍體暴露荒野,而挖坑集體掩埋,因而在金湖、口湖地區從北到南一共有四個地方掩埋遺體,通稱「萬人塚」,並均立有墓碑供後人憑弔膜拜。

                        太陽已漸漸西斜,投射的光已不似日正當中的強烈,大地漸成火紅。


                         此刻的萬善爺廟以及兩邊的廂房,內裡也不及日晝的酷熱


                            夕陽的最後一道餘暉,從西邊景物的罅隙中,灑射在墓坵的上端。






                           夕陽終將緩緩為長夜吞噬,大地瞬間闃寂闇黑,孤墳更顯蒼涼


                     入夜之後,村民替孤墳點燈祈福,一盞盞的燭燈猶如天上熠熠繁星



                            他們 感念祖先昊天罔極的恩澤,願燭影伴其長眠





                                         長時間曝光,不知為何出現絲絲條條,飄忽不定的光跡



                                                                  偶而由空中快速掠過


                                                                           有的從地面飄起


                                                                     又舜間從天而降


從萬人塚的四面八方飄來又逝去,陰陽兩界此刻似乎扮演著前人與後世相聚又離散的情愫


今夜的燭光守護著萬千水災死難的屍骨,照亮了來去人間的靈魂,點起了對祖先永遠的思念,藉著燭光的明滅,盼也逐漸抹去心裡的傷痛。


弦月取代了西沉的日頭,不知歷經了多少個寒暑,也不曉得聽聞幾許稗官野史淒美的傳說,唯有日月星辰才是最偉大的見證。

從早晨到中午,下午到黃昏,從日落到黑夜,一直到燭光燃起,除了感嘆大自然無情,毀滅大地,奪走人命有所警惕之外。我發現了光影變化之中,隱約看到了一個半世紀前,這場大災難的縮影。

就藝術而言,攝影好比繪畫,1840年出生於法國畫家莫內,他在1891年與第二任妻子
艾莉絲於吉凡尼住了十年,有一次在鄉村田野間閒散時,發現夏末剛收割後廣裘的麥田裡,農人置放著一堆堆欲做肥料或供牲畜食用飼料的乾草堆,這些平凡卑微不起眼的東西,至今沒有畫家以其為題材作畫,唯莫內從中看到了光。

莫內從黎明映照在稻草堆的第一道曙光,日正當中以及夕陽西下最後灑在乾草堆的餘暉等光影變化。因而拾起畫筆開始畫乾草堆,從日出到日落,從春意盎然到炙熱的夏天;從蕭瑟的秋天直到冰雪覆蓋的寒冬,一天天的畫,四季季節變換的畫。目前全世界美術館典藏著無數莫內「乾草堆」系列作品。全世界我認為莫內晚年以及生前他是最富有的藝術家。

一個最平凡無奇、沒人會多看一眼的田野鄉間景物,卻記錄了時光歲月的變遷與滄桑。 

後期沒有在莫內畫中出現的前妻艾麗絲,或許她隱藏在一堆一堆的乾草間,看著歲月流逝,
,嘆看生命悠長緩慢之光的安靜沉著,不是傳奇,沒有浪漫,只是人世安穩平常。

我利用整天時間,特地犧牲其他地方的祭祀活動,觀察記錄日換月移,光影明暗,長眠此地久遠荒塚孤魂的今昔感受。




3 則留言:

  1. 您好 我是東海的學生 因為要做關於口湖牽水狀文化的報告 請問可以借用一下您的照片嗎? 您真的拍得好美好美好美好美喔! 讓我很感動 喝

    回覆刪除
  2. 請勿作商業用途,學術上本人樂意提供,使用時記得加註圖檔來原。

    回覆刪除
  3. 喝喝 感謝您 恩恩 我有附錄圖的來源 謝謝你:)

    回覆刪除

Ab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