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中元祭《九》---主普場放焰口施食超渡〈9-4〉

         

                放焰口,實際上也就是道教施食科儀的俗稱。道經《靈寶領教濟度金書》第310卷就說過:“諸施食,所玉山淨供,所謂甘露淨供,所謂祭煉,均一法而。”我們知道,道教是一種多神教。自東漢末年張道陵創立道教以後,相信神的存在,禮拜神的威嚴,祈禱神的靈性,求得神的護佑就成為道教教義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


              道教認為,大千世界,冥冥之中,神靈無處不在,神靈無所不在,神靈無時不在。神靈在觀察、跟蹤、監視、記錄著人們的言行舉止,並且根據人們的善惡表現和天道承負的原則,對人類實施著最終的獎懲。所謂“舉頭三尺有神靈”,“禍福無門,唯人自找,善惡相報,如影隨形”,即是對道教神靈觀的最好詮釋。


              千百年來,道教的信士和皈依玄門的善男信女們,為了取悅於神靈,求得神靈為實現對個人的理想夙願的護佑,發明了種種求神的科儀和法事,以溝通人神之間的交流,讓神靈(或神仙)瞭解、明白人們的願望要求。其中,施食即放焰口就是道教科儀中的一項重要悅神、求神的內容。它所要達到的目標正如道經中所說:“上可以消天災,保帝王;下可以濟拔死魂,開明長夜,度人無量。”從這裏,我們就不難理解焰口儀式為什麼能能夠歷盡千年而傳承下來的原因。


              焰口,餓鬼名。一日,佛的弟子阿難法眼見到這個餓鬼,身形乾枯,咽噴烈火,吞咽困難。餓鬼預言,三日後阿難也將墮為餓鬼。佛為阿難指示避災之法,要求阿難作一道場,向餓鬼及其他神仙俗人佈施斛食,同時,念誦佛經,供養三寶(佛、法、僧),這樣就能夠達到“汝(阿難)得增壽,餓鬼得升天”的目的。於是,阿難就按照佛的旨意,建了祈祥道場,救拔十方三世一切沉淪於地獄的餓鬼,為他們超度,使他們免受幽冥之苦,早升天堂。於是,就正式出現了放焰口道場。從這裏不難看出,佛教的盂蘭盆會、放焰口、道教的煉度、施食等科儀,它們的基本內容,都是在向鬼魂施食,替亡人廣行功德,孝敬祖先,替幽魂恕罪,為生者迎福納祥,總的目標是一致的。



                放燄口施食,各地有別,前幾天到台北保安宮拍攝瑜珈焰口,法師丟撒糖果餅乾及供品全場沒有一個人伸出雙手去承接供品,滿地的糖果最後由工作人員以大盤子撿拾裝滿之後,送回廟哩,相較於基隆人的「熱情」有著天壤之別,不夠對於這樣的舉動,不是說施捨給孤魂惡鬼嗎,?但在半空中還沒落地就被陽世人們搶走,陰府孤魂又情何以堪,難道不怕它們暗地裡惹事生非嗎?



,《參考道教討論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Ab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