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原住民系列---三鶯部落 他們流離失守《二之4》




台灣社會看似已較過去幾十年富裕,但事實上卻有一群人,並未分享到經濟發展的成果。不斷擴大的貧富差距,已是台灣發展的真實悲劇;其中被擠壓在最底層的,正是台灣原住民。根據官方歷來的統計,台灣原住民家庭每月平均收入僅得非原住民家庭平均數的一半不到;失業率更是非原住民失業率的2~3倍。

在法律定義裡,三鶯部落是不折不扣的「違建」。暫且不論原住民有無資格控訴國民政府的入侵與竊佔土地,我們要更深刻質問的是:政府放任土地成為財團巨賈的炒作商品,並且以各種政策維持房價居高不下,人民的居住權究竟在那裡?被建商、財團甚至公權力聯手打造起來的豪宅,用它那高不可攀的價格,鞏固房地產市場的熱絡,卻是以犧牲其他人的居住權利作為代價。

                                 
                                           家園被拆除後,移出集中於空地上的鍋碗瓢盆


                                
                                 一家人沒有了遮風避雨的居所,三餐以速食餅乾果腹


                                       
                                 被拆毀的房子,已成一堆即將被清運的垃圾


              
                                   沒有可以禦寒避風的處所,族人只能聚集燒材火取暖


             
                  沒有水沒有電,孩子們在自己的土地上流浪,沒有床沒有墊,只能以大地為蓆


                    
                       寒風吹襲,乾癟以及佈滿臉上的塵灰,似乎已經好多天沒有盥洗了


 
懵懂的孩子坐在善心人士捐助的物品上嬉戲,殊不知父母們為了家,下一步該如何走下去正在煩憂著


                                       
                                              趁著忽隱忽現的日照,晾曬著衣服



最簡單、最原始,在廢棄木板的狹小空間裡,只要能擋住凜冽的北風,這樣的盥洗浴室,我們已經很滿足了


                            
                                        以蒼穹為帳,大地為蓆,這張床對我們而言已經夠奢華了



昨夜氣溫驟降,一家人擠在帆布臨時搭蓋的空間裡,外面的柴火燃燒的火光,給了我們無限的溫暖,老祖先在很久很久以前,於山林狩獵不也是這樣嗎?


                 
                                餓了、渴了,父母無暇關照,我們會自己想辦法



          孩子們懂得在父母最憂傷無助的時候,如何尋找快樂的童年,免得增加大人的負擔


                            
                                      被怪手撕裂成片片段段房子的組合,已不堪使用,等待清運




台北縣政府誓言要把三鶯橋下的違建戶拆光。在接連兩次鐵腕執行所拆除的,大部分都是住在橋下原住民的屋子。



除了拆除地面上的房子之外,政府狠下心,一不作二不休,將地上的水泥地利用震動鑽地機械,全面敲擊打碎,乍看之下,像是發生強烈地震後的現場,徹底破壞得一片立足的平地也沒有。

     
由於寒風吹襲,原本細嫩的小朋友臉龐肌膚,雖然依畏在媽媽的懷裡,但仍烙下了流浪者居無定所,令人心疼滄桑的印記。


  
            地面滿目蒼痍,沒有豐盛的午餐,他們虔誠禱告,願上帝給予再度爬起的力量



這一家較為開朗,憂愁也一天,快樂也一天,啜飲啤酒,暫且忘卻煩憂,來日方長,只要身體健在,打工賺錢,總有東山再起的時候



走進部落的土地上翻撿,隨處可見被掩埋在瓦礫裡的生活用品,那是部落居民30年來命運的具體呈現;亦即生存被公權力踐踏、朝不保夕的證據。


           利用中午和煦的陽光,隨遇而安,補足昨夜挨寒受凍無法入眠,精神體力的耗損



               旁邊是他所有的家當,幾天來身心的折磨,已讓他疲憊不堪



           小黑的棲息之地,已被剝奪殆盡,蜷縮著身子,這是他最安穩的短暫容身之地



手持招財進寶,挺著大肚,滿臉飽滿,面帶笑容的彌勒佛也難保他們房舍被拆除的命運,它與原住民的信仰似乎永遠畫不上等號。



只要我還能站立在這塊土地上,再艱困、再險峻的工作,再度飄泊、再度流浪,有一天相信一定可以找到像故鄉一樣情感的土地靠岸



平坦的聚落小路、庭院,如今已被剷除破壞,伴我度過半生的代步車,已無用武之地,三鶯橋上的車潮依舊,而我卻停格在橋下的狹縫中。



行動不便的我,經過人為浩劫後,來去自如變成一種渴望,或許我可以拄著拐杖慢步前行,但已顯然的縮短了我的人生旅程。






許多離開故鄉,來到都市辛苦打拼的原住民。他們要試圖在這座城市裏面求得生存,但是資本主義是一種永恆壓榨主義,弱勢永遠被資本壓榨的主義。只有極為少數的原住民有辦法過的很好,而大部分,那些生活在城市邊緣的原住民,只是為了能求得生存,所以他們選擇沿著河流,像是他們祖先教導他們的傳統,建立他們的部落。




都市原住民系列---三鶯部落 他們悲痛 憤怒《二之3》



『年輕人呀,用你們的雙腳,像祖先一樣的踏在部落的泥土吧!!在這個土地上,祖先的祖先們,一個一個的把石塊搬除、一點一點的流下血汗、一棵一棵種下稻穀,就是土地養育了我們、養活了部落、滋潤我們Pangcah的文化...



『有聽到那邊的鳥叫嗎?有聽到老人的哽咽嗎?因為我們土地沒有了、被搶走了,沒有土地的Pangcah哪裡還有文化?沒有土地的Pangcah哪裡還有部落?沒有土地的Pangcah哪裡還有家?....有聽到那邊的鳥叫嗎?有聽到草裡面風的聲音嗎?他們說我們沒有土地了,我們沒有家...

             
             眼前是一片經過人為摧毀的殘破景象,他們悲痛、他們憤怒



辛苦由建築工地廢棄物,帶回的一片片仍堪使用的板模,一鎚一釘打造出來的家園,10秒鐘內夷為平地,心如刀割,憤怒的表情全寫在臉上




他們從後山,越過重重山巒,遷徙、漂流,3.40年前終於發現與原鄉有著相似土地感情的大漢溪流高地,他們停泊靠岸。



雖然房子已被拆毀,兩老仍堅持守住腳下的這塊土地,這裡曾是我們以血汗換得的安身之所,這裡才是我們猶如在寒冬中的那堆熊熊柴火,感覺最溫暖最像故鄉的地方。

                                 
                    沒想到一次又一次的迫遷,阿嬤被強制帶離家園


                                              
                  堅辭不走的老人家,終將難敵被警察帶離的命運




                     我們原本的家園,就在警察包圍的裡面



強勢的警力,隆隆的怪手擊碎我的房子,每一次的撞擊,如同敲打在我的身體之上,心痛異常



     
                     我不是在流淚哭泣,是我內心在淌血



台北縣政府集結了鎮暴警察、怪手和推土機,於上午十點舉行開工大典,除了拆除五戶已搬到隆恩埔國宅的住屋房舍,也很有「效率地」拆除了一戶戶尚未搬進去國宅的住家房子,六間房子在幾分鐘內夷為平地。



跟過去普遍存在的都市違建一樣,三鶯部落的族人負擔不起市場上昂貴的商品化住宅,只能尋找無人的所在,憑著雙手在原本泥濘不堪的新生地,用低廉的二手木料一點一滴地搭蓋家園,只為讓自己跟家人得以棲身。


綜觀三鶯部落的問題並非「有新大樓不住,寧可住在水岸邊」那樣簡單的文化邏輯,因為能搬去新國宅的族人必須是低收入戶且具有二○○一年以前登記門牌的資格


老先生向我訴說著,30多年前遠從遙迢的東部來到這裡屯墾定居,胼手胝足建立家園,出生入死的礦工生崖,直到礦坑災變,當建築工人,在自己的菜園種點菜糊口,如今家沒了,其實我們已經習慣了,建了之後被拆除,拆了我們又重建,無數次的拆、建,老祖先很早就教會我們如何在夾縫中求生存。


沒能提供基層人民合理居住環境的歷任政府,不僅未能反省這些「違章建築」之所以出現的緣由,亦不痛思任由財團炒作買賣的土地政策,反而是以30年來超過7次的拆除行動,將三鶯部落一次又一次地剷平。



重建好的家園,是我們現在所擁有的,我們還擁有的是,共同愛護部落的心、捍衛部落的歷史記憶,我們有Pangcah祖先流傳下來那種自我療傷的特質,而你們的力量使我們的心堅若磐石。


在三鶯部落至少有十多戶居民不符合這樣的資格。另外,三鶯部落的住戶多以臨時工或模板工為業,收入並不穩定,新國宅的住宿費用依房間多寡從兩千多、四千多至六千多元不等,加上水電費、停車費和各項雜費,每月須多支付四千到一萬元不等的費用,這對以打零工維生的阿美族人不免是一項沉重的負擔。



有人因為付不起房租搬進去三峽隆恩埔國宅後,又被迫回到三鶯部落居住,除此之外,台北縣政府的國宅安置政策還存在著「有人想搬不能進去、不想搬的卻被威脅要搬」的問題。



胡德夫抱怨沒人願聽原住民的聲音,他說,三鶯大橋下雖說是行水區不能住人,但三十年來沒見過有淹大水,最懂得水性的阿美族人選擇住在這裡,也是出於無奈,政府應該聽聽他們的心聲,要拆也該等到春天暖和的時候再拆還來得及。






都市原住民系列---三鶯部落 家園重遭摧毀《二之2》




○○八年的農曆年才剛過了一半,三鶯部落的居民於二月十四日就收到了台北縣長周錫瑋的新春「賀禮」,大夥的門被貼上台北縣政府的拆遷公告,要在限期三天之內自行拆除家園,否則違反水利法房舍將被視為廢棄物處理並開立六十萬至三百萬元不等的罰金。溪州部落與三鶯部落的原住民一行約一、二十人於二月十五日緊急前往台北縣政府陳情,希望不要拆掉位於行水區的房舍,原民會主秘楊正斌將族人請到會議室談判,雖無具體結論,但承諾會跟水利局再研究後續拆除作業的時間,且只會先拆已搬到三峽隆恩埔國宅安置的房戶。族人以為縣府已接受暫緩拆遷的訴求,並於二月十七日在溪州部落開會商討對策,沒料到,二月十八日台北縣政府水利局便帶著大隊人馬前來三鶯部落「賀年」。




2008年2月29日接獲台灣攝影記者協會都市原住民論壇通知,三鶯部落今日之前將夷為平地,全數拆除,冒著嚴寒的天氣,經高速公路三峽交流道直奔現場,途中高速路的左側是高聳豪華建築的人間天堂,樓下的大廳猶如印度泰姬瑪哈陵的石材雕塑,現在要前往的是人間煉獄,眾多的鎮暴警察已團團圈圍欲拆除之屋舍,形成強烈的對比。


                
                               採訪轉播車、警察、相關單位負責人,猶似如臨大敵


                            
                                             旁邊的拆除怪手,虎視眈眈,只待一聲令下


                                       
                                                        警察阻斷了出入口,封鎖現場



拆除的時候怪手毀掉一個人的家要多久嗎?我算過只要十秒鐘。怪手重量壓下去拉出來,這個房子就沒了。



問題是對一個人來說,那種對土地的情感絕對不是十秒鐘可以交代過去的。



台北縣政府集結了鎮暴警察、怪手和推土機,不顧屋主們的哀求,強制拆除三鶯部落的木造房舍,使得十四個原住民家庭四十個家人,在寒風中流離失所。



一九八四年的海山煤礦爆炸案,炸掉了許多原住民年輕的生命,也炸醒了原住民族的危機意識,組織起來爭取原住民族的權力。


原運歌手胡德夫為他們寫下了「為什麼」這首歌:「為什麼這麼多的人,離開碧錄的田園,飄蕩在都市的邊緣......」。以為可以安身立命,如今家園已成垃圾不如。



當年曾為海山煤礦坑賣命的倖存者,在三鶯橋下找到了新的「家」,他們在大漢溪旁的高灘
地種瓜種菜、養豬養鴨,並以臨時工或模板工的收入來維持生計。如今夢似成空。


胡德夫為了聲援三鶯部落的住戶,於2008年二二八的晚上再次唱起了「為什麼」這首歌,歌聲中充滿著相同的抑鬱和憤怒


所不同的是,海山礦災也許是出於一時人為的疏忽或意外,但三鶯部落的迫遷行動卻是出於有計畫的濫用公權力。




那天,2008220日早上,政府帶著警察以及拆除大隊,就在我們的眼前,毀了我們經營三十年的部落家園,心痛流淚中,也凝聚了我們部落集體的意志!


在鎮暴警察的驅趕下,以及一紙懾人威脅的法令,遺留之物品必須自行清除,否則一律以廢棄物處理,並處高額罰款,因此發動族人將賴以維生的貨車移往「安全地方」。

由於氣溫驟降,寒冷異常,族人以木板生火取暖。


被迫遷出的炊煮用具,這些僅存的家當,是維持生命的資產,有了煮食器具,才有繼續抗爭重建的本錢。


      
                     神明也落難,三鶯橋下的香火仍然延續著,借助神明撫慰的力量,佑我平安



     尋尋覓覓,將被怪手摧毀,仍堪使用的板模,一一拾起,有一天我們會重新站起來



祖先留下的求生本能,天寒了,燒木取暖,無情冷漠的「公權力」摧毀了我的家園,眼前的這堆柴火,是給予我們溫暖與再度爬起的動力。


昨夜族人在寒冷的夜晚,圍坐火堆邊,相互打氣,再度凝聚更堅強的力量,如今屋舍全毀,空盪的座椅,人兒流離又失守,不知何去何從?



往常這棵樹與房舍並列幾乎被屋頂掩蓋,如今無情的怪手,大手一揮,板屋應聲倒地,但他仍堅強的矗立著,希望他是政府動用「公權力」摧毀我們家園偉大的見證者。




二月廿八日正是舉國在紀念228事件所訂定的228和平紀念日,但是原住民實在沒有感受到自己有受到應有的對待。滿地的簡陋房舍隔板,被怪手再三重擊破壞,體無完膚,無法再度利用,像是歷經一場浩劫的墳場,那根屹立不搖的天線,似乎對著全人類控訴這不是天災而是人為的禍害現場。




Ab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