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中元祭《九》---主普場送孤法會〈9-7〉




                     基隆中元普渡,幾乎成了台灣普渡活動的主要代表。在近年來基隆中元祭的活動設計,一直都以文化觀光作為主軸。由於基隆中元普渡活動橫跨整個農曆七月,為了讓產面熱鬧些,很多活動都集中在七月十三、十四、十五日這三天來辦,以吸引熱鬧的觀光人潮。這些活動包括斗燈遶境遊行、點燈發表、放水燈、祈安法會、跳鍾馗、交接手爐等。這其中十四日的「放水燈」和十五日的「跳鍾馗」,可說就是重頭戲。


                  「放水燈」的目的,按照基隆中元祭的官方記載,放水燈的用意『是為招請海上孤魂慰安,並化贈新的棲止之所及通用之財。』只是「跳鍾馗」又是什麼意思?按照基隆中元祭的官方記載,就是要『請前來領受施食的「好兄弟」,既已聽經聞懺,理應解悟;又已領受甘露法食,得饜飢渴,就應依冥規回轉。莫要流連徘徊陽間。』說白一點,「放水燈」不就是為那些無主孤魂照亮幽冥路,好引導他們來共享人間美味嗎?怎麼才請來,隔天就就翻臉了,還「跳鍾馗」要你們這些好兄弟趕快收拾收拾,不要再流連徘徊陽間,不然就要動刀動槍了。


                    真的是要趕走它們嗎?好像又不是,因為鬼門會在七月結束後才關起來:基隆中元祭關龕門的時間為八月一日。這是因為民間一般認為,開龕門的時間不可晚,以免耽誤到好兄弟出來陽間進食,而關龕門的時間不可早,讓四方的好兄弟能趕得及回去。


如果按照民間「鬼月」的觀念,「放水燈」這儀式就像是發出請帖一般,所以只要在擺出祭品前舉行就可;但「跳鍾馗」這儀式則不同,嚴格來講是必須在七月結束之後舉行。結果,為了七月半的熱鬧場景,硬是把「跳鍾馗」這儀式往前拉。這樣的儀式安排,滿足了觀光客,卻怠慢了好兄弟。


                 跳鍾馗之前舉行送孤法會,法師以較委婉的道德勸說,奉勸前來施食的眾好兄弟,飽食之後趕快離開,其實兄弟們有無嚐盡美食醇酒不得而知,因為普渡場以及太乙救苦的普施,舜間已經被陽世人間,劫掠與搶奪一空,或許它們正環聚四周群情激憤、怒目相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Ab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