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浯島城隍信仰---陣頭遶境《2 》




每年農曆四月十二,金門浯島城隍廟都要舉行巡安慶典。廈門城隍廟進香團參加14日〈農曆四月十二〉在金門舉辦的巡境活動,並向金門縣民政局和金門浯島城隍廟贈送“金廈情緣”、“佑護金廈”牌匾,同時為浯島城隍廟捐獻“添香油”款項。15日,進香團返回廈門。



今年金門迎城隍將邀請台灣省城隍及新竹都城隍神尊聖駕及34家城隍宮廟代表總計107人來金門參加。同時也邀請大陸福建廈門城隍廟、泉州府城隍、龍海海城都城隍,白礁慈濟宮等4家宮廟274人,小三通來金逗陣熱鬧,首開兩岸三地城隍交流的盛況。

 


遮陽梁傘也有人形容是圓頂杏黃傘,於城隍轎後,上繡城隍名號,下端綴有流蘇,沿途需不斷旋轉,以示尊崇,並在城隍離廟入轎或離轎入廟時,護在神像上。










廈門市城隍廟組織的70人進香團,13日搭乘廈金小三通客輪,跨海前往金門,參加金門縣一年一度的城隍繞境巡安活動。






《漢書王吉傳》云:「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民俗活動是人們根據生存的需要而集體創造的,它不僅反映出人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整體,也成為一股無形的巨大力量約束著人類。





城隍本為古代捍衛城牆之自然神,但逐漸從城牆的保護神轉化為祈福禳災的俗世神,則可追溯到南北朝以後。唐以後更成為人格神,使得城隍形象偶化,五代唐愍帝始封城隍為王爵,流傳至今人稱城隍爺。在宋代的帝王提倡下,城隍信仰遍及中國境內。



因為金門的特殊性,係早期的大陸沿岸及內地居民的遷移第三地的跳板,造成金門的傳統文化及民俗活動的更迭交流,甚多特異民情因此流傳下來成為金門的特殊文化。


兩展燈籠上面書寫著﹕「浯島城隍,敕封顯佑伯。」由兩名親勇扛著,以顯城隍出巡之威。




金門唯一最具特色的傳統建築---模範街,遶境隊伍穿越老街,更加添了些許古樸情懷。



金門,因早年實施戰地政務。一則以喜,一則以憂,憂的是造成當地居民生活的大不便及建設落後,喜的是保存了不少古蹟及文化資產免於人為破壞及外力介入,以保持古樸之風,仍存原味之美。



陣陣雨絲,打亂了這場人神共樂的廟會,然而只有在這樣風雨中遶境,更能顯現庶民對神明的崇敬。


城隍信仰絕對不是迷信,它只是長久以來民間信奉不渝的通俗信仰中的一環,稱之『常民文化』。


這是一個乍暖還寒、細雨紛飛的時節,儘管因為鼓皮遇雨脹縮,包裹塑膠袋,仍要擊出聲聲震心的鼓音。



















不知從指間悄悄流逝幾許歲月,由年少到白髮蒼蒼,從勁挺到佝僂的身影,不知看盡多少神佑黎民的場景,隨著遶境的尾聲,兩老踽踽獨行,心中感嘆下一科香能否還趕得及城隍爺的庥澤。

金門浯島城隍信仰---陣頭遶境《1 》







「城隍,護城之神也,有城池官府之處必有城隍」。根據縣志記載,金門地區共有三處城隍廟,包括田浦、舊金城、後浦,其中又以田浦廟最早。但隨著總兵官陳龍1682年將署衙遷至後浦(金城鎮)以來,全島的城隍信仰中心也隨之移轉到位於西門舊左營署旁的城隍廟。這座城隍廟建於清初,因年久失修而頹圮,清嘉慶16年(西元1811年),金門籍的左營游文應舉倡捐銀2200兩進行重建。1993年拆毀舊廟、以不見木方式於原址重建。




每年農曆412日城隍爺聖誕,全島居民都會動起來,不僅「爐主」要竭盡鋪張比熱鬧、比面子,各村神輦雲集,神明巡境時,平日幽靜的街道、巷弄裡,一下子擠滿了人潮,「蜈蚣座」、「藝閣」、「舞龍舞獅」、「南管」、「鼓吹」、「宋江陣」、「打花草」等陣頭紛紛出籠,善男信女虔誠膜拜,香煙繚繞,將全島的氣氛完全炒熱。



每年城隍爺千歲聖誕期間,於農曆四月初一日,浯島城隍廟會掛出水牌,公告敬請文武判爺、敬請范謝二將軍、敬粧董牌爺二名、敬粧看馬「帶馬」、以及馬上吹一陣「帶馬」等巡安遶境津貼金額,已貼上紅紙名條,表示有人願意捐獻,承擔任務,並由各輪值門境負責公告及籌措。



                                                          鎮守浯島城隍廟之主神



                                                      台灣鎮守浯島之城隍爺
   





馬上吹是由四支小嗩吶、兩支哨角、一面南鑼、一鼓、一銅鐘、一鈸,共十位樂工組成,早期為在馬背上的一組樂隊,但時空轉變,馬匹難找,因此改為步行。











吸引不少觀者側耳傾聽,吹奏南管戲中的主要托腔樂器,以輕柔溫潤悠揚,曲韻中帶有扣人心弦、酸楚傷歎的韻味。




十音是由九位樂師十項樂器,以兩支橫笛、兩支胡琴、一支三絃、一面蘇鈸、一面南鑼、一副雙音、一副雙鐘,以清越宮調為城隍作前導。


沒有高亢激昂的樂音,只有悲涼哀怨的曲調,,古時稱之為蓽篥或蘆管,詩云:「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喧天價響、鐃鈸暫歇的此刻,更能讓人真正體會與感受。




雖然不知何故斷了中絃,彈奏三絃只剩二絃,但在低音域的應用,因彈奏者個人風格,仍不失其靈活性、整體性與節奏感。兩絃與三絃已不足為爭辯了。


鄉老是由特別篩選出在鄉里中多福多壽的老人,據南門陣頭中的團員述說,要成為鄉老需身為六公:內公、外公、叔公、伯公、舅公、丈公。



神明的代言人,在西方宗教中有靈媒角色,在中國道教裡則有神聖不可侵犯的乩童,扮演神明訊息的傳達及與信眾之間的溝通,每一位乩童代表一位神明在廟會遊行中的參與,他們透過肢體語言、服飾等表達神明的親臨。









火鼎公火鼎婆是泉州最古老的迎神民間舞蹈,「火鼎踩路」有著「燒除千災、迎來百福」之意,特別是喜慶場面更能常見該舞蹈表演,泉州市閩南民俗文化筍江藝術團將隨迎城隍隊伍遊行。



  馨香一柱,跟隨城隍爺巡境的巷弄,不畏路遙,那怕寸步難行,追隨就是一種幸福。



         
            誠心踩踏城隍爺遶境腳步前進,誰說在信眾內心深處不也是一種滿足?











遶境的行列穿梭於窄仄的巷道,金門的老宅,有些經不起風霜歲月的考驗,改建成現代化的樓房,街廓的一隅,老阿嬤虔誠的信念卻始終如一,亙古不變。


台灣後山 王船信仰 (6)



  
 近百年來,在台灣東部舉辦王船祭典,仍屬首見。花蓮代天府,五府千歲奉領“玉旨”代天巡狩,舉辦癸未年“祈安五朝王醮慶典”,起因於1995年,花蓮市、吉安鄉、新城鄉三鄉市舉辦“三朝祈安清醮”。








時隔八年,此期間地方風調雨順,人們安居樂業,五府千歲告諭,代天府奉領“玉旨”應修齋起啟“祈安五朝王醮慶典”,並首次在花蓮舉辦王船祭典,以實木製造長36尺、寬10尺、高13尺的地方第一艘王船,為地方祈福。











宗教信仰的力量,無遠弗屆,王船信仰的範圍,以往皆以台灣西南沿海與澎湖海域,最為興盛。近年來由於原生地的人民遷徙到異鄉,落地生根,在地方形成了群居聚落,當人口達到某種程度,生活穩定下來之後,往往會回頭尋找原生地的精神支柱,宗教信仰也因此在當地應運而生,王船祭典就是其中一環。












人類自古由於物慾薰心,使道德觀念淪喪,造成社會與宇宙秩序失去平衡,由神學的觀點來解釋,這就是天帝鑒察到人心、人倫的迷失,所以就派遣天魔、鬼王來統領各種疫鬼、瘟魅,在人間“行瘟佈毒“以敬效尤。










在此“末世”劫難威脅之下,凡是信道修行的人,才可得救,而不信道法的人即會感染罹疫,病痛而死,為了度過這些劫運,就需要透過個人的懺悔與集體的救渡,才能離開劫難,也因此台灣西南沿海紛紛舉辦“王船祭典“,花蓮代天府則是百年來僅見。



代天府王船祭,除了一般王船祭典應有的程序之外,最大的特色,應該要算法師挑戰高約50公尺,108階刀梯了,他們赤腳攀登刀刃鋒利鋼製刀梯,希望透過刀梯的活動,為民眾祈福消災解厄。













刀梯由地面筆直而上,插入雲霄,現場並擺設三牲貢品,普祭天地,傳統的殺豬宰羊,由各地運來,集結在廣場的供桌上,場面至為盛大,民眾虔誠信仰之心,各個不落人後。












挑戰刀梯的道教法師們,赤腳過火迎接神尊之後,即準備登上那足以讓甘蔗輕輕一刀兩斷的鋒利刀梯,四周信眾昂首觀看,摒息以待,為這些勇敢的法師們祈禱平安無事,順利登上頂峰,其實法師們說:只要心無雜念,就能身輕如燕的踏上刀梯,這是他們登梯的不二法門。























王船沿著濱海公路緩緩駛向海邊,定位作法之後,中午吉時一到,熊熊烈火由船底竄起,藍天白雲與船體豔麗的色彩,形成一幅幅優美的圖畫。























濃煙直達天庭,稟告天神,願其降福於人間,不管在台灣西南沿海也好,後山太平洋畔也罷,人們那種虔誠信仰的精神是永遠不變的,這艘載著人們滿懷希望與祝福的王船,航向太平洋,經由“天河”駛往天頂的彼岸,祈望天帝賜給人間更多的庇佑與平安。



























Ab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