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中元祭《四》---慶安宮虔誠信眾〈3-3〉



                慶安宮的重要性來自於它與基隆人的長久密切關係,漳州移民初到雞籠時在牛稠港虎子山畔蓋一座媽祖小廟,等到移民人口增加,雞籠港灣南岸逐漸發展成為街市,就有籌建媽祖廟的呼籲,清嘉慶20年(西元1815年)內湖庄人何士蘭捐地在現址蓋慶安宮。


               慶安宮因為地理位置優越,面對基隆港,右臨石硬港(旭川河),具河海之利,居商家魚肆之中,此區後來發展成基隆的精華區,慶安宮不僅是信仰中心,也對社會和經濟有莫大影響。


                除此之外,「慶安宮」也是整個鬼月的「中元普度場」之一,以「廟普」的型態提供信徒祭祀的服務,一直到農曆八月一日下午六時左右,「慶安宮」會舉行「交接手爐」的儀式,由該年度輪值主普的宗親代表與次年的代表透過此儀式,完成來年普度工作的遞轉,象徵文化責任的傳承。


               每逢重大節慶時,慶安宮廟埕前的牌樓及其四周掛滿紅燈籠,一入夜紅光鬱鬱,充滿了宗教的肅穆氣氛,善男信女在香煙繚繞中虔誠訴說心中祈求,「基隆媽」則淑儀端莊地護佑著代代港口子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Ab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