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埔客家庄石爺祭---啖割稻飯《 三》




一只粗碗,勾起了生長在4.50年代人們共同記憶,早期農業社會,忙於稼穡,農人體力耗費甚鉅,一天數餐,仍無法飽足,也因而改用「碗公」盛之,可多食補充體力,完成做作。
客家人持家,原本節省儉樸,雖今講求精緻器皿,「碗公」仍能保存至今,足以讓年輕人體會農作的艱辛。


「石爺祭」的前一天,全庄人放下自己的工作,準備在今天為大家烹煮可口耐餓的「割稻飯」



           大鼎、大鍋,忙碌的人們,無私奉獻心力,莫不想做一桌好菜,讓庄內的人享用


                                
                                        阿嬤忙著宰殺自己飼養的九斤土雞



                    流經老宅的溪水,清澈潔淨,是漱洗雞禽最佳的水質


                           
                                     一鍋鍋、一盆盆的山肴野簌,令人垂涎

                
                              迫不及待,飢腸轆轆的人們,耐不住飯菜香的誘惑


                      古老的碗公、傳統的客家「熝湯粢」,好一個完美的農村舊食組合


                                      昨夜村人親手製作的「熝湯粢」,香Q可口


                                看起來雖有些破舊,然其不知承載了多少人的溫飽


儘管泛黃的碗公,有著歲月的痕跡,但仍堅持永遠陪伴著生生不息的庶民


                       中午時刻,村民群集「南昌宮」廟埕,享用佳餚美食















「割稻飯」,是早期農作耕耘、收割,村人同心協力,不求回報,互助合作,主人為感謝幫忙者,特準備足以抗餓的餐食,挑置田間農忙現場,供勞動者食用,補足體力,繼續打拼,這是鄉間極富人情味、溫馨的一種大鍋飯。時至今日,此情此景隨著光陰的流逝,漸漸為新一 代人所淡忘了。







南埔客家庄石爺祭---竹笐禮炮《二》




  
      為了讓石爺祭增添幾許喜慶氣氛,廟方加裝了竹笐禮炮,由庄內耆老施放

                                               
                                                       口徑大小不一的竹筒砲管


                                                        在竹筒內放入「電土」〈碳化鈣〉


                                                     再加入些許水,讓「電土」產生氣化


                                   砲聲的震撼力道,與竹筒的直徑大小有關
 

                                                 與裝填的「電土」量有關



                                           審視「電土」氣化過程,很危險的動作

                
                         以瓦斯噴燈在竹筒上的小孔引燃,產生威力強大的氣爆



                                              將引爆後的「電土粉」清除



                                        換這支最大的,裝進「電土」倒入水

                                  
                                                 使「電土」產生「乙炔氣」,學名C2H2


                                         將炮口以布包封住,累積「乙炔」氣體


                 加水後 時間越久,累積之氣體越飽和,氣爆聲音越大,大管約60秒左右


                                    產生氣爆,聲光具現,頗有震懾之感


                                                                      倒出廢渣


「竹筒炮」在以往科技不發達時,是原住民族用來嚇走侵占土地的侵略者,後來整個大環境改變,生存較不具威脅,改為驅趕危害農作物的梅花鹿以及鳥類,至今為了增添節慶的歡樂氣氛,以及神明駐蹕出巡,懷念傳統幽情,才再沿續「竹筒砲」的使用。






南埔客家庄石爺祭---求絭換絭《一》




新竹縣北埔鄉南埔村南昌宮祭拜石爺公,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每年農曆四月八日清晨四點多開始就有信眾來求絭、換絭、脫絭,程序上是信眾擺上祭品,自行上香祭告石爺,向廟公取得紅線綁上自行帶來的時錢,或在石爺附近撿拾幾粒小石子裝入廟方提供的絭袋中即完成「石爺絭」求取儀式。



                 長輩們手持剛換新的絭袋,雙掌合十虔誠默禱,祈望石爺公能夠護佑子孫


                 南埔石爺祭是融合了客家傳統的祭祀文化,和傳統生活的經驗所設計的,其中脫絭的行為,事實上與小孩成長成為大人,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



           
               阿嬤雖然拄著拐杖行動不便,但每年這一天到來,總要到廟裡替年幼的家人換絭


                             爺爺們手持筊杯,祈求晚輩運勢亨通,健康平安




 
信眾用紅繩串ㄧ個銅錢或著在石爺旁檢幾粒小石子裝入香包中掛在脖子上,可以驅魔避邪,保佑孩童長大。





                     
       將「時錢」「撈石牯」放在絭袋肚,在香煙裊繞的香爐順、逆時鐘各繞三圈,
                                 同時將絭撈石爺輕觸三下,是謂過香火
 

                                北埔鄉南埔村的石爺生日前後這段時間,很多婆婆
媽媽都會帶著小孩到石爺前拜拜同時 「換絭」


        地方耆老們強調這種習俗不是迷信,卻更能代表客家父母對自己小孩的關心。

               
                     在每年石爺公生日時,都會前往膜拜同時換新的平安符叫「換絭」。





石爺又稱石頭公、石佛公、石聖公,民間相傳,拜石爺可以使子女身體健康,可保孩童頭殼堅硬。


             許多人家的子女從小身體不好,他們將小孩拜「石爺公」為「義父」,求其保佑。

  
         做父母的通常會準備一條紅絲線,串上平安符後戴在子女胸前,稱為「戴絭


滿佈風霜歲月粗糙的雙手,與絭袋上的細孔、紅絲線,似乎不成對比,眼睛焦點模糊,始終難以穿越,但其關愛子女的情愫,不言可喻。








北埔地方耆老說,在傳統的客家村落裡,習慣上父母會帶著自己小孩到石爺廟認做「契父」,祈求石爺公賜給孩子健康與幸福。





求絭在程序上只是信眾擺上祭品,通常要用雄雞仔為祭品,自行上香祭告石爺,將綁上紅線的通寶錢,或將裝入在石爺附近撿拾幾粒小石子的香包,在香爐上過火即完成「石爺絭」求取儀式。












   石爺上頭掛滿的紅色小包包就是客家人稱之為「絭」 的平安符。他門將舊的「石爺
絭」 放置在石爺公的大石頭上,來換取新的「石爺絭」。





   
    這種脖子上掛了一條附有「通寶錢【又稱時錢】」或「香包」的紅色項鍊,叫做「絭」。    「絭」是一種護符,向觀音娘求的叫「觀音娘絭」,向石爺求的叫「石爺絭」。














            信眾們備上三()牲酒禮、齋疏果品、金銀財庫躬身拜請石爺公











地方上的習俗,小孩子周歲後就會到石爺神位前「求絭」。每年農曆四月八日石爺誕辰日去祭拜ㄧ次,並換新紅繩叫做「換絭」,一直要到滿十六歲時才得脫下,叫做「脫絭」,也有男孩到服完兵役或結婚前才「脫絭」,女孩ㄧ直帶到出嫁前才脫絭的都有。



Ab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