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台北城記憶(九) 消失的台北圓形地標—正氣橋

  





曾經  這是我們熟悉的生活空間
然而  它們消失得很突然  很暴力
在怪手的摧殘  煙霧 塵土之中不見蹤影
巨變的世紀末
悲情的城市裡
跟不上的腳步
充滿著疏離與失落感

帶著懷舊的心情
返回已經流逝的歷史記憶裡
在這灰心與失望的現實世界

時空轉換
充滿著安慰與盼望
台北人的願景在明天


    位於基隆路與南京東路交叉口的正氣橋,是台北市一座車行高架橋,1974年興建完成後,也是台北市唯一的一座圓環型高架橋〈圖.1〉,其東聯接麥帥公路〈圖.2〉、西銜南京東路、南邊則通往基隆路〈圖.3〉,共有三處引道車輛進出口。



                                                     1.圓環形高架橋 1999 台北



                 
                        2 正氣橋一邊通往麥帥公路 1999 台北



                                                                                      
                                                                                                   3.一邊通往基隆路 1999 台北


   1961年動工的麥帥公路,原名為「北基二路」,後又改名為「北基新路」,目的是希望在當時台北通往基隆的省道台五線之外,再多開闢的一條新路,用以紓解北基之間的交通,並且提升一旦發生戰爭時的抗毀性,這是台灣第一條封閉式的高速公路。

     原本的台五線是由臺北市中正路(現在的八德路)開始,一路沿基隆河南岸,經南港、汐止、七堵、八堵,由南榮路從東南方進入基隆市區。新路則由南京東路跨越基隆河,一路沿基隆河北岸,經由內湖、汐止、北五堵,建隧道穿越獅球嶺,由孝二路從正南方進入基隆市區。公路於民國五十二年底完工,五十三年五月二日正式通車。在通車前,經由行政院會通過,決議為了紀念剛剛去世的麥克阿瑟元帥(麥帥卒於四月五日,十一年後同一天,蔣中正總統去世),決定以這位自由中國之友來命名這條新公路。 

    時至今日,大概已經沒有多少人會記得這條以現在標準看來十分蹩腳的「臺灣第一條高速公路」,而隨著政治氣候的轉變,也不再有什麼人會對麥克阿瑟這些「自由中國之友」抱持多少關注。不過,麥帥即使失去了公路,但總還算是保住了道路起點的「麥帥橋」,四十年後,甚至麥帥橋還多了「分身」麥帥二橋。就此而言,套句麥帥自己的話,也算是「老兵不死、只是凋零」 - Old soldiers never die;They only fade away.吧?

   當時,為了解決麥帥公路與基隆路口的交通瓶頸問題,臺北市府於六十三年在麥帥公路一號橋(基隆河橋)頭興建一座高架圓環,銜接麥帥公路、基隆路、南京東路,命名為「正氣橋」〈圖.4〉。



                                                                4 .1974年完工通車的正氣橋 1999 台北


   「正氣橋」原本僅提供台北市區車輛與來往內湖、基隆車輛分流所需,對引導八德路等多方向來車發揮了很大的作用,然隨著經濟起飛、工商發達,該路段車流量不斷的直線成長,圓環型的道路反而阻礙了交通順暢,上下班時間每每造成嚴重的塞車情形,連帶影響週邊道路的交通。

    台北市政府有鑑於此,同時為配合基隆河整治及麥帥二橋、市民大道通車等周圍路網以及堤頂大道、環東大道的開闢,決定拆除「正氣橋」,另以兩條獨立的高架道路分別連接南京東路及基隆路。民國88年(1999年)216日農曆年間〈大年初三〉凌晨,位居交通樞紐的「正氣橋」正式被拆除〈圖5.6.7.〉,改建成雙層新橋。「正氣橋」的改建,是馬英九上任後推動的第一項重大交通工程,從拆除舊橋到新橋通車,前後歷經兩年半,對任內工程由開工至完工、自己剪綵,馬英九相當高興。

 5.位居交通樞紐的「正氣橋」正式被拆除


                                  6.位居交通樞紐的「正氣橋」基隆路端正式被拆除




  7.位居交通樞紐的「正氣橋」圓環部分正式被拆除

    經過兩年多的施工,正氣橋改建高架段工程已於200110月舉行通車典禮。這條連接東西向交通的大動脈,可大幅縮短市區東西向交通時間,由火車站至南港經貿園區只要15分鐘。

    「正氣橋」共2100餘公尺,上層為「出城」方向,下層則為「進城」方向。從市區往東出城方向的民眾,可在松山高中前的基隆路及松隆路口匝道直接上橋,往北可接麥帥二橋往內湖、大直、士林,或接麥帥一橋出城,往基隆、汐止、南港及北二高;走市民大道往東方向出城的民眾,也可經「正氣橋」接麥帥一〈圖.8〉或二橋〈圖.9〉,以及經堤頂大道接中山高速公路。



  8.麥帥一橋 2002 台北



 9 .麥帥二橋 2002 台北


   「正氣橋」改建為高架路段和市民大道、環東大道、堤頂大道和中山高速公路相接,不只大台北地區民眾受惠,也嘉惠中南部民眾,中南部民眾進入台北市,車子不必再擠在重慶北路、建國北路,也可紓解基隆路北上平面車流。

    以往「正氣橋」未拆除前,橋下來自各地的攤販雲集,每當夜幕低垂,臨近的居民悠閒的來到這裡逛逛夜市,吃吃霄夜,如今橋下車水馬龍,急馳而過的車子,無暇環顧與回憶這曾經風華一時,且具歷史意義圓環設計的台北城出口〈圖.10〉,改建後的「正氣橋」下,原由南松山市場衍生出來的周邊攤販,被安置在饒河夜市裡面,南松山市場乾淨俐落得被切割在橋下的一隅,市場內人潮依然熙來攘往,外面的車潮無歇的奔馳,消失的正氣橋圓環,又是一則關於世紀末台北城的失落與再現。


10.風華一時的正氣橋 1999 台北

2 則留言:

  1. 很真實的台北記憶,忽然想起午夜後在高架圓環下的小吃攤,饒河街16年間的變化,差點讓人不再想起這聯結北基的重要地景!

    回覆刪除

Ab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