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台北城記憶〈十二〉台北最後漁人碼頭—三腳渡




大流、中流、小流到長流,                
隨著日、月、星辰的運行,
岸邊潮汐的漲落從不早退遲到,
曾經 他們計算著潮汐,
迎著朝陽從三腳渡出發,
涼風徐徐、清風拂面,擺盪在清澈見底的基隆河,
隨手拋網滿船魚和蝦。

如今 往昔舢舨聚集的盛況,
已不復見。
隨著河水的污濁,
空氣的不再清新,
賴河維生的人們再也無以為計
繫在岸邊稀落的舢舨載浮載沉,

就像大樹下聚集的老漁人,
經不起歲月的摧殘,
逐漸凋零、殞落….



         三腳渡,僻處基隆河畔、承德路後港墘一帶,因當時為來往劍潭、葫蘆島以及大龍峒擺渡而得名。她雖然位於台北卻又不被台北人熟知,一個存在於台北卻又被台北地圖所遺忘的地方。在基隆河、淡水河航道通暢無阻時期,這個渡口漁帆穿梭、漁網起落。每當夕陽西下,河上的漁船點了燈火,映照著河面,波光粼粼,就像一幅美麗的晚渡圖。
         以往居住在三腳渡的漁民,經常在淡水河與基隆河之間舟楫往返〈圖1.〉,在兩河全盛時期,河面上作業的船舟高達數百艘之多,他們捕魚、撈蜆、網蛤,當時河裡魚貝豐富,由老人們口中的陳述,葫蘆島是由蜆殼堆積而成的,可見盛產期此地風光的一面。



                        1.經常在淡水河與基隆河之間舟楫往返的三腳渡漁民

      
         四、五十年來台灣人創造了經濟奇蹟, 卻也犧牲了台灣優質的生態環境,基隆河截彎取直後 ,起飛的經濟,帶來兩岸所排出的工業廢水,汙染了原本清澈的河川,魚蝦滿舟的榮景不再,漁夫改成抓紅蟲,算準潮汐的漲落,不管白天或夜晚,進入暗無天日的下水道,不惜與惡臭的汙水為伍,展現出絕不與現實環境妥協的生命力網羅紅蟲。紅蟲是河水污染指標性的生物,大部分供給台灣的養鰻事業,如今養鰻業已移往大陸,且日漸沒落,加上污濁的河水,連生命力最強韌的紅蟲都無法存活,三腳渡的老漁人連紅蟲也很少抓了。抓紅蟲技術最令人服氣的張老伯〈圖.2〉說,現在幾乎不再駕舟進入下水道,只剩偶而騎乘機車到士林小排水溝,抓個五、六斤,賣給水族館,貼補家用。




                                          2.抓紅蟲技術最令人服氣的張老伯


       綿密的岸邊老樹下,長條石椅上,經常座無虛席的聚集著一群三腳渡老人〈圖.3〉,他們有著永遠述說不完的三腳渡故事。
     每年端午在此舉辦競賽的龍舟,均為當地劉清正-「阿正造船師」所親手打造〈圖.4〉,比賽的這群老人同心協〈圖.5〉,攻無不克戰勝年輕隊伍〈圖.6〉,此外由他製造搖划於淡水河的舢舨不下數百艘,至今偶而仍可見到新船下水〈圖.7〉以及簡單的下水儀式〈圖.8〉。



             3.綿密的岸邊老樹下,長條石椅上,經常座無虛席的聚集著一群三腳渡老人





       4.每年端午在此舉辦競賽的龍舟,均為當地劉清正-「阿正造船師」所親手打造





                                                5.老漁民所組成的龍舟隊



   
                                                                 6.年輕力壯的龍舟隊



  
                                                                     7.新船下水




  
                                                                                                       8.簡單的下水儀式


         三腳渡旁邊的「天德宮」,收容著被發財夢碎、利慾薰心人們所丟棄缺手、斷腳、面目殘破,漂流於河面上的土地公像,純樸的漁人將祂門整修後,在河邊蓋了一座讓落難神明〈圖.9〉有個棲身的小廟。




                                                                                                                  9.落難神明

    

        建於堤防邊的「天德宮」,剛好位在行水區〈圖.10〉,自始注定漂流的命運,大水一來就要「走路」。為了活動方便,漁民們突發奇想,把廟宇裝上輪子,防汛期一來幾個人合力往後推拉,再把廟用吊車升高載到高地。天德宮不只是地域性的廟宇,更代表一種價值觀的淪喪,而祂的行走自如,更成為三腳渡最獨特的地景。

     「天德宮」就像渡船頭的守護者,不問潮汐的漲落,默默守護著祂的子民。淳樸樂天的漁民們不因祂的落魄而稍減敬意,這間流動小廟是他們心靈的寄託與信仰的中心,也因此,任何的變動都引來高度的關切,每每要擲筊請示。

     去年「天德宮」裝置藝術邀請多位藝術家來為祂彩繪新妝,在傳統廟宇的建築方式外,加入鐵雕、意識形態的面具,以及結合渡船頭當地特色的船身,共同組合成不失廟宇基調,但又裝置感十足的公共藝術廟,重現渡船頭的文化地景風貌。



10.建於堤防邊的「天德宮」,剛好位在行水區,自始注定漂流的命運,大水一來就要「走路」。


        如今「天德宮」已不再遷徙,而是藉用機械動力,在發佈陸上颱風警報之後,將整座廟昇高到一定位置〈圖.11〉,一方面讓洪水暢流,再則免受惡水侵襲。「天德宮」供奉的土地公、被遺棄的落難神明和三腳渡的老人,這群被遺忘的底層階級,共同戍守著這座流動廟,就像守護著基隆河那一頁滄桑和屬於三腳渡人的斑駁片段的回憶。

      基隆河整治改變之後,舊河道痕跡已隨著記憶模糊,在繁華的士林夜市旁,仍舊典藏著老台北的寂寥,但縱使滄海桑田、物換星移,三腳渡漁民至今依然護衛著他們的精神堡壘

        在基隆河的碼頭邊, 有著老漁民、造船師、流動的廟宇和一艘艘舢舨。 看似寂靜的三腳渡, 其實深藏著漁民們的記憶〈圖.12〉, 那是對河川的記憶, 有歡欣、有喜悅、有憂心、有悲傷……。 任憑河川如何改變, 他們依然默默守候,當你問他為什麼會在這裡, 他一定會跟你說-「因為這是我的家」。

        當你跟他談起河川, 你會發現裡面有太多太多的回憶,往往令人話匣子一打開幾乎就無法關上的! 這群老人的聚會與一般公園裡的老人沒什麼不同,但是,他們卻是在台北市裡,最後一群跟河水有關係的人。雖然與繁華都會僅有一堤防之隔,但是堤防阻隔了多少台北人親近水的機會?而這些老人卻是從來就沒離開過。



 11.在發佈陸上颱風警報之後,將整座廟昇高到一定位置,一方面讓洪水暢流,再則免受惡水侵襲。



                          
                               12.看似寂靜的三腳渡, 其實深藏著許多漁民們的記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Ab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