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放水燈的意義,是藉著水燈微弱的燈光漂流,邀請及引導水陸孤魂前來接受普渡饗宴,一般的陰陽醮典均存在著這個習俗。大都會在普度的前一天下午或晚上施放。
金湖港在早期洪災奪走數千無辜生命,如此與溺水往生者息息相關的超渡法事,施放水燈因而別具意義。
以往的水燈製作簡單,現在改以屋厝造型,精緻且富藝術氣息,加上以排列整齊的竹管仔為底部,施放於海中不因浪大容易傾倒,且可漂流到更遠的地方,庇佑更多的子民,相較於過去的保麗龍板更具環保效益。
每個啟狀地方置放公雞一隻,其用意是可以感知沉冤水底的水魂是否已經上岸,若已上岸則公雞會驚嚇啼鳴。
這兩隻公雞還未感知水魂上岸之前,已經預知自己的下場了,來日不多,相濡以沫,因為祭儀結束後,圍觀村民一團混亂,爭相搶奪相關物品。
啟狀時所用物品包含有竹椅--供水魂洗淨手腳之用,反過來可當作魂船搭乘支用。拖鞋---之前是使用木屐,供水魂行路時穿戴。掃帚---象徵水魂進入村內掃路之用。
水狀下面的牛嘴籠〈雞籠〉,供水魂腳踏雞籠,手抓竹叢,浮出水面上岸。
以前的水狀上面寫著亡魂的姓名,家屬牽魂時呼天哭地備極哀傷,經世代演變,成為一種許諾願望,將自己的心意,隨著水狀轉動,祈請庇佑。
166年前的洪水侵襲事件中,口湖地區至今仍流傳著一個捨身救人的英勇故事,並且因而塑造一尊「九頭十八手」的傳奇神像,為歷代子孫所傳頌著。
故事主角名叫陳英雄〈1809-1845〉,由於尊敬與崇拜他,故稱他為英雄,是由澎湖移民過來,也有人稱他為「陳貳」,其名或許已不可考,僅暱稱為「陳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