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條港發展協會舉辦的五條港成年禮「咱來做16歲」活動,今年邁入第十屆。從2001年開始五條港發展協會每年均有舉辦「咱來做16歲」活動,希望能夠讓更多將成為「大人」的少年朋友,能了解自己從小長大的「五條港」,是一個具有豐富歷史文化且是非常有趣、有潛力的地區。自古五條港工商發達,在此大人做工賺取大人工錢,未成年的小孩發給不及大人1/5的囝仔工,法訂成年人是年滿18歲,但早期這裡年滿16歲即為成年,可以賺取大人工錢,因此「做16歲」宣示成年了,是個很重要的成年禮儀。
涵蓋於五條港地區的西羅殿,也有做16歲活動
主祀玄天上帝的「崇福宮」,在當天也舉辦 「16歲成年禮」
當天年滿16歲的成年人,齊聚台南協進國小大禮堂舉行「咱來做16歲」活動,將有「成年宣示」、「長者祝福」、「成年敲響」、「認識五條港」、「苦力扛米」、廟宇聯盟(神興宮/崇福宮/集福宮)的傳統道教做十六歲儀式、看西街教會的基督教做十六歲儀式、施氏大宗祠的宗祠做十六歲儀式等相關體驗活動。
長者祝福、成年宣示、敲16響鑼
小朋友舉著花圈,讓成年人穿過拱型花廊,給予他們無限的祝福
解說員對少年朋友闡述著這間供奉風神、雷神和電神的廟宇,隱約可看到二百多年前由唐山經過黑水溝安抵府城的官員,叩謝神明庇佑的場景。
年輕人挑著兩袋約30公斤的米糧,體驗祖先們艱困的生活。
在安逸舒適環境中成長的年輕人,沒有做過苦力,由挑擔的姿勢與匾擔的著力,顯現其生澀與未經世俗的一面。
經過大風大浪艱苦歲月的「大人」,有感而發的急於教導年輕人雙肩挑擔的方法,因不捨下一代嬌生柔弱單肩受力的痛苦。
經過「大人」的指導,年輕人健步如飛。
看西街教會的基督教做十六歲儀式,少年朋友們,挑著擔仔麵攤,沿著老街步行約50公尺,考驗自己的體力與耐力,感受先人的辛苦。
參加成年禮的年輕人,沿路踏尋先人篳路藍縷走過的蹤跡。
廟宇聯盟於崇福宮全天候接受「做16歲」傳統道教儀式之報名,並致贈紀念金飾,作為一生一次成年之紀念。
七娘媽亭是由竹架紙紮糊成的樓台,高約五尺有三層,各層分別貼有福祿壽全、蓬來宮、百子亭或七娘媽亭等字
傳統台南做十六歲的科儀,是於七月初七準備麻油雞酒、麵線、四果、五牲、六色菜碗、七碗甜芋、紅龜粿、二根帶尾甘蔗、金紙、經衣、七娘媽亭等祭品於門口祭拜
自民國八十八年台南市政府積極推動規劃七夕節,擴大行銷,鼓勵各個街廟回復辦理做十六歲的活動,於是這幾年名氣大噪,逐漸演變成為城市的夏季活動。
近年來在府城人的努力下,此區已從「美麗的錯誤」,找回「錯誤的美麗」,五條港的北勢街已重現昔日風華,海安路也成為裝置藝術的天堂,兩旁商家如雨後春筍般開張,已成為遊客入夜後最佳休閒去處。有些不同的在地團體以不同角度的看法與做法的做十六歲活動,與往年的「苦力扛米活動」、「認識五條港」、「五條港長者祝福」等活動以及鼓勵外婆參與的精神相連結,呈現五條港做十六歲活動不為傳統束縛、傳統與新看法新做法並重的多樣在地文化內容與在地活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