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寺廟、宅第建築上裝飾性的低溫彩釉軟陶。又稱交趾、交趾燒、交趾仔、交趾尪仔或瓷尪仔。民間匠人又稱之為「廟尪仔」或「淋搪花仔」。為何以「交趾」為名,並無定論。多數學者認為日治時期〈1895-1945〉才開始用此號,源自日本桃山時代對來自「交趾支那」的「交趾三彩」,如壺、瓶、缽及香盒等甚受歡迎。清朝中葉〈1811年〉台灣交趾由福建、廣東來台工匠傳入,經百年來流傳,早已發展出本地的特色風格。分為兩大系統,ㄧ出於廣東師葉王,一傳承自福建廈門師柯訓;葉王、柯訓兩人堪稱台灣交趾陶的第一代宗師,影響極深。葉王一脈專擅交趾陶之製作,多以黏性較強的紅陶土塑造,因可塑性極高且能讓造型奇巧、誇張,人物表情豐富,姿態美妙,極富動態;釉料以「熟釉」的釉上彩為主,並摻和灰釉使發色變化多、艷而不俗。特別是「胭脂紅」、「點釉」被視為葉王一派的特色。至於葉王有無嫡系傳人則眾說紛紜,有待求證。柯訓一派兼作剪黏,自成脈絡。柯派採用下彩「生料」,使釉色溫潤且較具有流動性,胎體用紅白的陶土混合,以提高火侯和硬度,但可塑性略差,需藉模型塑造人物的頭面,因此造型較為小巧精緻,人物姿態優美、線條細膩。柯訓的傳人洪坤福一為廈門人,於1900年後抵台,除承接寺廟工作,還兼授徒;陳天乞、張添發、梅清雲、陳專友、陶自來、江清露、劉藤、石蓮池、林瑞芳、廖我等,對台灣中北部的寺廟裝飾影響極深。
台灣交趾裝置的部位,除正脊、垂脊與剪黏、泥塑交替組合之外,最主要的位置是牆面。正脊彎曲起翹的弧度極大,多為三公、四靈(龍、鳳、虎、龜)、五福、八仙、河圖洛書為主;而垂脊下端起翹處的規帶以成朵的戲曲小說、故事人物,如『西遊記』、『楊家將』、『水滸傳』、『三國演義』等的戰爭場面。牆面以身堵、頂堵、水車堵以及墀頭為最主要部位,以文戲、民間故事的場面最多,如八仙過海、精忠報國、鵲橋會、鬧元宵、慶中原、甚至桃花過渡等熱鬧戲;至於前廊左右對牆身堵上,有交趾博古圖或團龍爐、拐子龍或麒麟瑞獸、人物戰馬、精巧的花果瓶供、四書五經裡的教化故事等題材。當代交趾陶藝在台灣以卓然獨立成為工藝中的一個門類,民藝性極強、極具地方特色,作家也不再是「隨廟宇而居」的裝飾師傅。
文字資料參考來源;江紹瑩《交趾陶工藝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