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鯤鯓代天府廟頂神采《ㄧ》



位於鹽分地帶台南市北門區的南鯤鯓代天府,由其中「鹽分」二字就知道這兒必定「荒蕪產鹽」之地,但南鯤鯓的李、池、吳、朱、范五王爺,卻為這片光禿禿的海邊譜寫一塊蒼綠大地。

穿過宏偉的南鯤鯓大山門,映入眼簾的是莊嚴肅穆、氣勢高亢的「歇山式重簷的中國寺廟建築」。這樣的廟貌為民國十二(一九二三)年至民國廿六(一九三七)年所建,由泉州惠安溪底派匠師王益順主導,偕同雕花匠楊秀興及蔣氏石匠門派,在這兒竭盡所能地為歷史留下不朽的藝術作品,也為南鯤鯓廟搶得二級古蹟的美名。


趁著正殿廟頂重新修復的機會,我與文建會相關人員以及匠師們爬上廟頂為這絕頂的藝術殿堂作品,首次以近距離的接觸與影像紀錄,當時我是以Pentax645中型相機 Kodak Professional E100VS 120彩色正片架著笨重的腳架,小心翼翼如履薄冰踩踏在最安全的著力點上,深恐損傷到屋頂匠師們親手打造一瓷一瓦,從各個角度緩慢構思,利用將近三天的時間,拍攝記錄完成。


      南鯤身代天府廟殿-三層式轎頂。轎頂式之屋脊為先鼓出後翹起的「S」形曲線





   臺灣寺廟建築,為中國傳統的寺廟建築之一支脈,其產生的背景,乃是在明末清初以來,  
                                      由福建及廣東的漢族移民所引進臺灣。

          
剪黏廣東稱為嵌瓷,是一種剪花的裝飾技術,以鐵絲為骨,灰泥為肉,
                    塑出人物.鳥獸及花草圖案,外皮在以鉗子剪下碗片或採磁嵌上的裝
                           飾藝品;多用於寺廟.屋宅之屋頂主脊或水車堵垛上的裝飾
        
                     
台灣民間信仰的歷史與台灣移民史、台灣開發史是同步發展平行前進的,
                                      寺廟建築是台灣四百年來社會變遷的寫照。

           
現已殘缺古拙的剪黏作品,盡是匠師的拿手絕活,
也是南鯤鯓廟的歲月痕跡,它們靜靜的矗立天際,
      正咀嚼著一齣「思想起」。

             
華麗繽紛的廟宇建築除了以彩色陶碗所裁剪拼貼的〝剪黏〞之外,     
                  交趾陶的運用也很普遍 一般傳統匠師慣稱 「湳搪尪仔」或「廟尪仔」


                   
在西元1930年代,研究學者或古董收藏家稱之為 「交趾陶」
               在社會上蔚成一股收藏風潮,名氣大噪,連匠師自己也稱做 「交趾陶」了。

              
運用於廟宇常見的交趾陶,大多安置於描繪歷史或小說故事的〝牌頭〞
             設計格式以〝三騎五僮〞為最普遍,〝三騎〞,就是三匹馬或人物的座騎
    〝五僮〞則是代表一堵牌頭除了三個有座騎的主角之外,還要有五個人陪襯來構成

          
台灣寺廟屋頂上的瓦-板瓦,筒瓦及滴水(垂珠)大都來自漳泉。
          筒瓦的最前面一塊附有「瓦當」,瓦當印上吉祥圖案,有的用文字,有的用花鳥或獸頭

        

                       屋頂是一座寺廟外觀最顯眼的部位,寺廟屋頂的裝飾也就非常受重視。
                            屋瓦早期皆使用素燒的紅色筒瓦,近年才大量運用琉璃瓦。
                        




     台灣的寺廟雖然分別來自閩粵,但幾百年長期發展下來,
       漳、泉、潮、汕、嘉應、等移民之間的風格習慣亦互相混合影響。

            
屋頂是中國傳統建築最重要的部份,它佔的比例很大,外觀上也最搶眼。
              中國式的屋頂與其他國家的不同,是強調排水、遮陽,也強調視覺美感。


     垂脊規帶-規帶向前後垂下,比較容易從側面看到,自然也成為裝飾重點。
       規帶前端翹起,形成三角形之部位,稱為三角垛。其上方則稱為「牌頭」,
   是一處可以大量裝飾的部位,一般在牌頭接置「人物帶騎」之交趾陶或泥塑剪黏。

              
               交趾陶[交趾燒]源自於唐三彩的低溫陶燒,清代中葉由福建泉州ㄧ帶傳來台灣,
                                  多做為屋脊及牆上水車垛裝飾之陶塑


                             泥塑以灰泥為主,其成分主要為石灰,並加入砂.糖汁.棉花或麻绒等,
                      再搗之,放置數日養灰之後,在將其層層堆築在以捏製的人物.花鳥走獸鐵絲骨或
                       木竹骨上,堆置ㄧ定厚度後,在修整成形,多做為屋脊或水車垛之裝飾

                   
台灣廟宇山強充滿了曲線張力之美,匠師又將其分成五種樣式,
分別象徵「金」「木」「水」「火」「土」五行。


瓦當與瓦當之間則用「滴水」,滴水亦印上圖案,通常多為花鳥。



廟頂上的瓦均以土燒成,清代台灣寺廟所用的瓦有板瓦及筒瓦兩種,
                      正殿、前殿多用筒瓦,護室用板瓦。

   
    
      台灣寺廟建築,為中國傳統的寺廟建築之一支脈,其產生的背景,乃是在明末清初以來,
                           由福建及廣東的漢族移民所引進台灣。


                         
泥塑以灰泥為主,其成分主要為石灰,並加入砂.糖汁.棉花或麻绒等,
                      再搗之,放置數日養灰之後,在將其層層堆築在以捏製的人物.花鳥走獸鐵絲骨惑 
                         木竹骨上,堆置ㄧ定厚度後,在修整成形,多做為屋脊或水車垛之裝飾



                「剪黏」只流傳在民間,是一種裝飾在建築上的工藝,它的起源已很難考據;
                                            相傳是中國南方特有的鑲嵌藝術。

               
廟宇的屋頂上還有各種神仙、人物的造型,這一部分則是用交趾陶燒製出來的;
                      交趾陶的特色,在於它的造型比一般的泥塑、陶偶來得細膩精緻,
                          而它的釉色也更為鮮明亮麗;因為通常被用在廟宇中,
                       所以幾乎每一個交趾陶和剪黏的作品都帶有祈求吉祥、平安的象徵意義。 


                    剪黏是中國南方特有的鑲嵌藝術,早期的剪黏是利用破碎的瓷片或碗片,
                    把材料修剪成需要的形狀,然後一一的黏貼在塑造好的形體上面,
                                               所以也有人說它是「立體的馬賽克」。



寺廟建築也可反映民間信仰、生活方式、社會結構、建築技術、經濟力量、文化水準等。所謂的民間信仰中心,從「草寮」、「公厝」發展成「祠 」堂 ,以至於正式、華麗、具規模的「寺廟」,描述了社會型態及經濟條件的變化宇在我們的民間信仰中,佔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About